• 魏久昌:艰苦岁月 为发展奠基
  • 发布人: 发布日期:2019-07-20

       魏久昌,1930年11月生。山东省寿光马店乡(现文家街道)布政村人。大专文化。195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1年7月参加工作。1951年至1959年先后在潍坊市第五小学、潍坊市第三中学、山东潍县一中、山东昌乐二中(高崖)工作。1959年8月至1964年8月任昌乐县第五中学(即现在的昌乐二中)副校长。(1959年9月至1962年8月无正校长,魏久昌副校长主持工作)

魏久昌


艰苦岁月 为发展奠基



是从照片上认识魏校长的。

一张一九五一年的毕业证,已经有了一些历史的影子。泛黄的照片,一张充满英气的脸,刚毅的眼神。二十一岁,正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

魏久昌校长1951年毕业证书

从他的简历中,我们可以看出,正是这一年,他参加了工作,走上了讲台,而后,为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在昌乐二中的历史上,魏久昌,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他,是昌乐二中的第一任校长。

老人已经作古,我们无法亲聆他的教诲,但是,片断的文字材料、依然健在的老同事的回忆,仍能让我们清晰地感受到当年二中初建时的那些艰苦的岁月和艰苦岁月里的奋斗精神,为我们展现二中最初的发展历程。

一九五八年,全县工农业生产飞跃发展,群众要求办学的情绪高涨,尤其是地处县城北部的城关、尧沟、朱刘、南郝四社,仅有一中一处中学,不能满足群众子女求学的需要。在这一形势下,一九五九年,经昌潍专署批准,昌乐县人民政府开始筹建昌乐县第五中学,由魏久昌同志负责筹建。

魏久昌,时任昌乐五中副校长,主持工作。

昌乐五中,就是现在的昌乐二中的前身。

新成立的昌乐五中,是普通初级中学,校址在昌乐城东五里堡子,原昌乐县炼铁厂旧址,距离县城五华里,南临东山李,北临周曲庄,东靠孤山,紧邻昌乐师范,西面都是农田。

只有校址,没有教室,连住的地方都没有,有的只是眼前的荒凉。

但学校的正常工作,已经在紧张的筹备后逐步展开。

一九五九年暑假,学校顺利招收第一届新生,共108人,分为两个班,只有五个教师。经过多方联系,学校暂时借用师范的房舍,新学期,按时开课。

昌乐五中,从此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如果站在六十年后的今天回首,当初那些艰苦的岁月、那些为了教育事业呕心沥血的人,早已经成为一座座的丰碑,流光青史。而六十年前,那些二中的奠基者,或许没有想到学校会发展成现在的样子:集团化发展,拥有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十七处分校,271教育已经成为在全国具有广泛知名度和较大发展体量的教育品牌。

一九六零年春季后,招生逐渐增加,共招收新生250人,本校200人,分四个班,尧沟建分校,一个班。一九六一年、一九六二年每年招两个班,以后一九六三年、一九六四年每年招四个班,学校建成了十二个班的规模。到一九六四年,达到四十多个教师、学生六百多人,学校具有了一定的规模。

昌乐五中六一级一班毕业师生合影

学校新建,困难较大,但是困难再大,也要迎头而上。当时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家困难,上级光拨经费,不拨物资,物资需要自筹。学校发动师生,自立更生,劳动建校。

很难想象,当时作为校长的魏久昌承受着怎样的压力。据当年和魏校长一起工作过的老同志介绍,魏校长和学校的教职工一起,出计献策,饭顾不上吃,觉没有时间睡,硬是在当年就建起了42间平房,第二年,又建平房45间,伙房9间。不到二年的时间,学校初具规模。

翻看魏校长的回忆录,简约的文字里,记录着当年那些艰苦创业的足迹,我们可以从中触摸到学校发展过程中那些依然带着温度的让人充满敬意的往事。

魏久昌校长回忆录

为了解决最基本的建筑材料问题,魏校长费尽了脑筋。有人提议可以自建砖窑,烧砖;自建石灰窑,烧石灰。于是,学校组织师生,利用劳动课的时间,制土坯,运石料,最后,烧出了两窑砖,两窑石灰,建成了自己的伙房,解决了老师和学生的吃饭问题。

校园里有原来炼铁厂废弃的四五根烟囱,十多米高,学校组织人把它拉倒,拆砖。学校东边的孤山,有很好的石头,学校组织人就地取材。两排四十多间教室的砖石,凑够了。

当时自由市场木料很便宜,学校派工作人员去购买。有人反映到县委,县委通知说国家单位不能参于自由贸易,立即停止到自由市场购买木材。可是,建房子急需木料,工程也不能停,为了解决木料问题,学校发动师生回家购买,以师生献料建校的名义,解决了部分所需木料的困难。

老同志讲,为了学校的建设,魏校长可以说是操碎了心。没有操场,魏校长带领老师们自己平整;没有围墙,自己砌。老同志说,许多时候,魏校长和老师们都是自己动手,又是泥水匠,又是砖瓦匠,又是设计师,一天下来,变换着不同的角色。看着学校从规划的蓝图变成现实,大家心里都是掩不住的高兴。

建校时期师生自筹建设材料

一九六零年春天,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学校也面临着许多的困难。粮食定量,蔬菜也缺乏,为了解决师生的吃菜问题,学校动员师生把校园内的空地开垦出来,种上了一些时令蔬菜。

校园内没有水井,没法给菜地浇水,学校就请尖庄生产队帮忙打井。为了能尽快把井打好,打井队每天十几个劳力上工,没白没黑地干,有时候魏校长还亲自到下面挖土。井的上面用木架支上滑轮,几个人一起把井底的土拉上来。校内地下全是淤泥层地质,需要用砖砌成大口井,很麻烦。用了三四天的时间,终于打成了深十多米的水井。学校又买来水车,解决了浇菜用水的问题。当年种上的各种青菜,长势很好,解决了师生的吃菜问题。

一九六零年下半年,县委号召备荒,学校利用劳动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到寿光纪台水库荒地挖野菜。

阔大的库底,土质肥沃,又有丰富的水源,各种野菜都有。魏校长和学生们一起去挖野菜,每天能挖三四百斤。野菜带回学校,洗净,伙房用开水淖,再加入一些玉米面或是地瓜面,熬粥,给大家吃。吃不了的,晒干后,储存在一个大教室内。因为保存条件不好,后来基本不能吃,浪费了不少。

据说,魏校长还带人在孤山脚下的空地上开荒,种地瓜,或煮或是切成片晒干,磨成面,加入到粮食里,很好地解决了当时许多人吃不饱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开展勤工俭学,学校还建立了简易的养猪厂。一开始,购进了五头母猪、一头公猪,利用伙房的一些剩汤剩水喂猪。后来发展到四五十头肥猪的规模,极大地改善了师生的生活。

学校离县城五华里,没有运输工具,运粮运煤都是学生去肩挑人抬,很困难。为了解决问题,学校想方设法,先是买了一辆大车,又买了两头小驴。可是驴小,拉不动大车。

有一天,万庄生产队长路过学校,看到学校养着两头驴,很胖,就去找到魏校长说:“俺队里有匹好红马,没有草料喂,能不能和你们换一头驴?

魏校长当时没有答应,先是实地去看了看,又找了村里熟悉情况的学生家长了解,确实是一匹好马,就用一头驴作了交换。又从尖庄请了一位好饲养员,两三个月就把马喂肥了。套上大车,果真是一匹好辕马。学校又买了一匹拉长套的白马,以后的运输问题就解决了。

看到这样的故事,心里有些想笑的感觉。一头驴换一匹马,很划算的“交易”。条件的艰苦,容不得不精打细算。作为学校的当家人,哪一件事也随意不得。

当时,学校没有电灯,学生晚上学习,就用汽灯照明,教师办公用点煤油的罩子灯。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老师们依然努力地工作,学生们认真地学习,学校的教学工作顺利推进,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为了解决照明问题,学校向上级请示安装电灯。当时安装电灯,线路、设备需要三万元资金,学校没经费,请示县里。县里对学校工作大力支持,从机械厂调了一台柴油机,装上配电盘,拉上线路。从此,师生再也不用在昏暗的油灯下工作、学习了。

学校的建设越来越好,教育教学工作也走上了正规。一九六一年秋天,学校认真贯彻省里的教育会议精神,提出“一主二从”(以教学为主,政治运动、生产劳动服从教学)口号,要求教学上精雕细刻,教师要安于寂寞,坐下来,深进去,在备课教学上下功夫,提高教学质量。

语文教研组教师合影

一位六零年入学的老校友说,魏校长亲自给学生们上政治思想课,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学校还成立了专门的团组织,组织青年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校建设、认真学习、“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大潮中。

一九六三年,3月5日,毛主席发表”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全校师生热烈响应,掀起了学雷锋热潮。学校开展放电影、办展览、学习雷锋事迹、唱雷锋歌曲等活动,人人学雷锋,处处见行动,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助人为乐蔚然成风。

学校严谨的教风、积极向上的学风一天天形成,并一直发扬广大,流传到今天。

教职员登记表

档案里,我们看到了一份一九六四年的教职员登记表,几页工作简历后面,竟然是魏校长满满七页纸的“自我检讨”,里面是对自己工作的反思和剖析,从学校的建设到教学到思想,不能说不全面、不深刻。这从一个侧面让我们看到了当时老校长严于律已的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也找到了二中在那段艰苦岁月里不断发展的证据。

那些旧日的记忆虽然有些模糊,但是那种奋斗的精神、坚持不懈的决心和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信念以及内心里那种自豪感却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后来人。正是他们在艰苦岁月里的坚守,才让昌乐二中这棵大树扎下了深深的根,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而今,二中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二中的教育理念、二中人的教育追求和教育情怀,也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内容。

二中这棵大树,已然根深叶茂,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