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红艳:我与昌乐二中的故事
  • 发布人: 发布日期:2019-07-17

01.jpg

       郑红艳,1996年升入昌乐二中。2003年烟台师范学院毕业后,任教于昌乐二中。2013年到2015年,任教于重庆大学附属中学。 2015年到2017年,任教于昆明行知中学。2017年到2018年, 任教于福建石狮市华侨中学。2018年,回到昌乐二中,现任二中初中部级部副主任、语文教师。曾经获得重庆市沙坪坝区“红岩“优秀班主任、云南富民县优秀教师等称号。几年来,辗转多地,成长了自己,也见证了二中的发展。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清秀的面容,扎起来的长发,有些羞涩的笑,平静的话语,坐在她的对面,听她讲这些年二中的变化、走过的那些地方和对学校的那份深厚的感情,还有对教育的那份热爱,对孩子们的那份喜欢,心里久久地不能平静。

从二中的学生,再到二中的教师,再到集团的各个分校,她多了许多人没有的经历,也收获了别人没有的幸福。

看得出,她眼里那份满满的自豪感。

她说,不管在哪里,自己始终是一个二中人,见证着二中从勤勉努力走向改革创新,从抓高考成绩先进学校到课改实验先进学校,风风雨雨,逐步辉煌。二中在发展,我也在成长,二中身后的文化影响了一届届的学子,像火种洒向祖国万里乃至世界大地……所有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她叫郑红艳,昌乐二中初中部级部主任,一位从教十五年的优秀语文教师,也是一位两个孩子的母亲。


旧日的情怀



1996年,带着懵懂的梦想,她成了二中的一名高中学生。那一年,她16岁,二中37岁。

紧凑的校园,整齐的建筑,土质的操场,操场边上一排学生宿舍,大门口两棵粗大的柳树,朴素而内敛。

老校校门

这对一个刚刚走进校门的孩子,充满着无限的诱惑。她说,从农村来到城里,眼前的天地一下子宽了,校园里特有的那种肃穆的氛围让自己有些不自觉的紧张感。自己也在心里悄悄地下着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要有出息。没有想到,等到自己大学毕业,又一次来到二中的时候,却是一个教师的身份。站在熟悉而又有些陌生的校园里,自己依然有些紧张,心里充满的是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年的高中生活,日子过得紧张而忙碌。她说,那时学习紧张,很少有放松的时间,偶尔有点空余时间,在学校的劝学亭里读读书,就是最快乐的事。现在想来,那些忙碌的日子,却也熠熠生辉,引人回望。

老校劝学亭

她说,高一高二时,赵丰平校长是年级主任,他教给了我们“八环节学习法”,学习一下子从枯燥的记忆,变的有趣、系统而又深刻。从那时起,我们开始用自己的小本本做计划,把每一天的学习和生活打理得井然有序。开始写学习档案,记录自己的感悟,梳理自己的思想,让自己学会思考。现在想来,271的一些做法,其实我们已经践行了几十年了。一种理念,不是一下子就有的,从来都是在深刻的实践中渐渐地清晰、丰富起来的。

说起以前的老师,她满含感激之情。那些往事,似乎就在眼前。

她说,当年的班主任是肖寿杰老师,刚刚26岁,却俨然已经是一副老学究的样子。茶色眼镜,绿灰色的西服,是当时最流行的打扮。肖老师会书法,懂音律,能写诗,在学生们看来,就是一个超人。肖教师教语文,讲课从来不照本宣科,风趣幽默又不失谨严。他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深深地影响着我们,就是我工作之后,也受益无穷。我的脾气和秉性,以及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态度,都得自于二中。

还有时尚的英语老师,总有穿不完的衣服,总是带给我们一种新奇的感受,一口标准流利的口语,连同那博大精深的英语语法,都让我们惊叹。

印象深刻的,还有当年的政治老师,总把“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挂在嘴边,教给我们清晰的解题思路,如今在办公室谈论起来,我还洋洋自得,他们还惊叹于我的记忆力,哪里是记忆啊,是满满的回忆。

在那个年代,高考升学率就是唯一标准,有这样一群各具特色,各怀绝技的老师,二中自然而然地成了这个县城升学率最高的学校。1999年,高三,班里转来了三个潍坊市的复读生,潍坊的学生到昌乐读书,那时可是一件非常新奇的事情,这也意味着,昌乐二中高高的升学率开始被昌乐以外的人知晓和关注,并且有了来昌乐二中读书的念头了。

那一年,高考成绩揭榜,学校本、专科进线人数,创历史最好成绩。

九六级八班毕业合影


辛勤耕耘



2003年,她大学毕业,如愿以偿地又回到了二中,成了一名教师。那些旧日的情形仿佛还在眼前,假山前,池塘边似乎还能找到当年刻苦读书的影子。学校容颜依旧,但是汹涌着的改革浪潮正在冲击着每一个人,学校正在快速发展的道路上,一日千里。

老校办公楼

说起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情形,她的目光有些深邃,那些旧日的往事,像是一张张的老照片,一帧帧翻起。

她说,当时的自己满含着热情,对待工作,极其地负责,每天都早早地来学校,很晚才回去。蓝色中性笔,学校发的不够用,去老校门口的名人文体店买替芯。学校发的教学参考书不够用,自己去买教材全解。教材上写得密密麻麻,备课本写得工工整整,课堂上讲的每一句话,几乎都能达到背诵的程度,学生的作业批改得非常细致。扎实的教学功底,就是在那时练就的。

能上高三,是对一个青年教师教育水平的最大认可和肯定。2006年,凭着自己优异的成绩,她成了一名高三老师。

她说,紧张忙碌的高三,是专业发展的最最关键一年,系统的知识能力体系构建,知识面的拓宽,思考的深入都是在那时形成的。当时的孟爱秀老师讲阅读头头是道,倪若俭老师讲名句默写竟然也妙趣横生,让自己见识了大家风范。也是在那几年,二中的高考成绩已经稳居全潍坊市第一名。

在只抓高考成绩的年代,我们已经无可辩驳地走到了巅峰。

不固步自封,不妄自尊大,这是二中的文化;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和超越,这才二中的风度。伴着智慧、创新、开放的群体性格,2007年,二中开始了课堂的改革。

那一年,她的儿子出生了。

撤掉讲台,学生对坐,划分小组,老师不能一味地讲,不能多说一句话,这是学校对课堂改革最初的尝试。就这样,老师被生生地从讲台上拽了下来。当时,各种声音都有。跌跌撞撞地改革,在曲折迂回中前进。感谢当时的省教育厅,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力度,让二中在课堂改革的大潮中脱颖而出,勇立潮头。

昌乐二中课改后的课堂

2008年,改革成功了!271的课堂模式建立了起来!

一时间,昌乐二中成了课改名校,二中,在全国有了极大的影响力。

全国各地的学校和教育机构纷纷来二中参观学习,一次,两次,三次,络绎不绝,各地的教育人到二中来寻求着教育的梦想。二中的老师也赶赴全国各地宣传271,分享改革成果。2009年,她随赵丰平校长去了重庆江津一中交流先进的课堂改革经验;2013年,又随张申校长一行14人去重庆37中讲课交流。与重庆的缘分就在那时开始了。那一时期,赵校长报告的题目是《高考,只是教育的副产品》,单从这个题目,就显示出了当年赵校长从应试教育突围的艰难与勇气,《中国教育报》发表了题为《赵丰平,我就是大马力推土机》整版报道,也突显了赵校长破旧立新的魄力和决心。

与赵丰平总校长一起赴重庆江津一中授课讲学

与张申校长一起赴重庆37中授课讲学

从老校到新校,从高中到初中,从孤身一人到结婚生子,生活逐渐变得完整。在二中的十年,她由刚入职的年轻教师,慢慢步入了中年,有了对教育的理解,也有了自己对教材、课程、课堂的深层次认识。

二中,在这十年间,完成了华美的转身与蜕变,从抓高考成绩的先进学校,变成了全国的课改名校,在教育的道路上有了永无止境的追求。


如歌的行板



2013年,集团的成立还是酝酿中,所有的学校都被称为二中分校。

暑假时,接到学校的通知,要派她到重庆工作。那时的她,孩子还小,家里的困难都在明处摆着。可是,接到任务,她并没有推辞。为了学校的发展,舍小家顾大家,是所有二中老师共同的精神风貌。

她说,离开二中,要去一片新的天地,竟然有些新奇的感觉。一种力量在心里,一种希望也在心里,只是多了一些恋恋不舍。

“一曲慷慨的离歌,是我奔赴未来时候的心情写照,颇有些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我们一行五人,拖着皮箱,就到了重庆,那一年,儿子6岁。”说到这些,她的眼睛有些红。

重庆大学附属中学,自由开放的文化氛围,让在重庆的日子变得多彩而灿烂。开学前把教室打扫得一尘不染,开学后,小组划分,自主管理团队组建,班级文化打造,培训,调研,反馈,整个管理运作和管理办法,都是二中这些年来探索出的科学而有效的方法。

在重庆大学附属中学工作时期的照片

开学一周之内,作为班主任的她必须把班级显性文化全部建设好,经常忙到凌晨才收工。不喊累,不抱怨,踏实肯干,扎扎实实,这是山东人的本分,更是二中人的作风。一副看似柔弱的肩膀,挑起了一幅并不轻松的担子。

她说,精神的力量是强大的,人的心里有了信仰,有了希望,有了为之而奋斗的目标,什么样的困难也能克服,什么样的工作也能做好。

她说,赵校长和刘总非常关心派出老师的工作和生活,也曾多次去看望她们,尤其关注她们的生活状态和思想。问及工作和生活的感受时,大家最明显的感觉是漂泊在外,缺少归属感。因为我们离开了二中,离开了家。刘总劝慰说,刘邓大军总会会和,要像黄桷树一样,扎根巴蜀大地。第二年,在重庆的队伍壮大到了20多人。昌乐二中的管理与文化,在重庆得到了高度的认可。

学校的发展比想像中还要迅速,集团化的发展,让昌乐二中的火种播撒到全国各地。

在云南昆明行知中学工作时期的照片

2015年,她从重庆来到了昆明,来到了富民县昆明行知中学。从西南重镇到南部边陲,从繁华都市到僻远县城,作为二中人,又一次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新的征程。从当初距离1700公里到距离2500公里,离家越来越远,但内心却越来越坚定。她说,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学校,我们能为学校的发展作出贡献,心里无比的快乐。

这时候,昌乐二中的文化自信和271的教育自信已经日趋强大。271教育四大体系已经渐趋完善,271教育基本法颁布,271教育,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这一年,集团在全国的分校已经达到了14所。昌乐二中源源不断地向所有分校提供着经验借鉴和人才支持,二中的文化,传播得更加久远。

昆明两年,如以往一样的发奋工作。她说,学校在发展,自己也在成长,二年的奋斗生涯,让自己真正地认知了自我,突破了自我。

2017年,根据集团安排,她又从昆明来到了泉州。

在福建泉州工作时期的照片

对于已经在外工作多年的自己,早就习惯了这种生活,她知道,不管在哪里,自己都是集团的一员,都是二中的一员。不管走到哪里,自己看到的都是二中的影响,都是二中文化和精神的传播,很高兴自己也是一个传播者。

这时候,最担心的还是孩子。去重庆时,孩子刚上一年级,听不懂当地的方言,连老师布置作业都不知道。后来,老师问,你家孩子怎么总是不做作业?这才知道。这样的事情,说起来有些好笑,但听了,心里有些酸。

每到一个地方,学习的进度不一样,课本也不一样,孩子都要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适应。好在孩子的适应能力很强,能很快地融入到当地学习和生活中去。

她说,真的为孩子的成长感到高兴,孩子也在适应着我们的节奏,和我们一起成长。每次走,都有些于心不忍。试探着问儿子,我们转学吧,跟爸爸妈妈一起去。儿子思考了片刻,说:“那你答应我一个条件。”“什么条件?”儿子指着他的床铺:“帮我把床铺好,我就跟你们去。”辗转的生活,儿子竟然没有任何的犹疑,小小的心,已经变得强大。271的学子,都是一样的。

与儿子在一起的时光

尽管现在刚刚安定下来的日子又面临着变动,又要新的开始,内心的充盈,坚定的信念,让她无所畏惧,不惧怕前路的艰难与未知。

两天时间,她们驱车从昆明到了石狮。

她说,我们坚守271的教育信仰,我们有271人的教育情怀。

不是什么豪言壮语,却有一种内在的底气和震撼。

2018年,郑老师有了二宝,因为各种原因,又回到了二中。兜兜转转五年,山高路远,情意绵绵,一路行走,一路歌。她说,二中是我的心灵归宿,二中的发展壮大让我有了在外拼搏的底气。

分校的五年中,她也时刻关注着二中的发展,平时浏览最多的是二中的网站,关注着二种的活动。分校五年,每次在机场,都是二中的车接回家。只要心在一起,就不是真正的远离。

如今,回到了二中母校的怀抱,她的脸上洋溢着灿烂而幸福的笑容。

昌乐二中海纳楼

她说,还是那个熟悉的校园,学校门口那本打开的书,依然发出无声的勉励;金钥匙广场的一草一木,依然那么茂盛,每一缕清新的空气和花香,都让自己痴迷。新的理念,新的课堂,新的教育方式,二中,也有一些让自己感到陌生的地方。

二中的每一天,都在飞速发展着。

“二十多年来,我的每一次生命成长,都伴随着二中的发展,二中,是我永远的家。”

能读得懂她眼里的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