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昌乐二中 (面向昌乐县)普通高中招生简章
  • 发布人: 发布日期:2024-06-26

一、学校简介

山东省昌乐二中位于昌乐县行政西街7号,创办于1959年,是经潍坊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山东省教育厅备案的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教民137072530000031号。为认真做好我校2024年高中招生录取工作,根据市、县教育部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山东省昌乐二中2024年(面向昌乐县)普通高中招生简章。

1.先进的办学理念。学校以“没有学不好的孩子”为教育信仰,秉承“心系中华,兴教强国”的教育使命,发扬“坚韧不拔,追求卓越”的昌乐二中精神,以“卓越品质,家国情怀,全球视野”,“让每个孩子的一生成为一个精彩的故事”为培养目标,大力实施文化治校方略,始终把人的培养放在第一位,着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2.独具特色的“271教育”。为帮助每一个孩子积极健康成长,学校创新实施“271教育”。“271教育”包括271教育哲学、271教育课程、271教育课堂、271教育管理。271教育哲学关注孩子生命成长,培养孩子健全人格和良好道德素养,真正让教育回归本源。271教育课程立足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通过国家课程研究、阅读课程、音体美技术课程创新、校本课程满足学生全面成长需要。271教育课堂改变了传统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以育人为立意,以学生为核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培养为目标,培育人性光辉,生成人生智慧。271教育管理创新学生自主管理方式,放手让学生在自主管理的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引领学生快乐地走向自我教育。

3.敬业爱生的教师队伍。学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着力建设积极向上、民主和谐、奋斗成功的学校主流文化,引领教师队伍全面快速发展,每个成员最大限度地施展内在潜力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地释放了整体效应。

4.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学校教学楼均为框架结构,每个教室都安装了空调、直饮水机以及语音广播、摄像系统、一体机等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学校共有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缝纫、泥塑、木工、金工、机器人、无人机及理、化、生探究实验室32个,学生微机室6个,学校斥资40多万元,建成了现代化的录播教室。学校宿舍、餐厅配备空调,超市、卫生室、体育设施、艺术设施一应俱全,能够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良好条件。

5.扎实推行新高考综合改革工作。学校积极研究,主动落实新高考综合改革。学校与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合作,邀请课程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指导,全面推进新课程方案的落地。学校成立团队,研究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认知自我、认知学业、认知专业、认知职业,帮助学生理性选课,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

 6.优异的育人质量。学校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用独具特色的271教育全力提升每个孩子的整体素养,取得了优异的育人成绩。学校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帮助每一个孩子成为素质高、本领强,能够适应社会贡献社会的优秀人才。学校重视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因材施教,给每一个孩子设计实施个性化的成长发展的道路,助其成人成才。学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取得大的突破,清华北大等名校录取人数、奥赛金牌学生培养等均取得优异成绩,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7.良好的社会影响。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课程改革骨干教师研修基地”“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基地”“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教育部如何用教材教与学项目实验校”“全国素质教育示范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校”“山东省文明校园”“山东省卫生先进单位”“山东省师德涵养基地”“第二批山东省教师实践教育基地”“潍坊市新时代教育治理评价改革试点校”、“潍坊市第一批劳动教育特色学校”等百余项国家省市县荣誉称号。学校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百余所全国知名高校优秀生源基地。

二、招生范围

面向昌乐县招收应届初三毕业生。

三、招生计划

2024年昌乐二中面向昌乐县内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为1450人,县内普通生计划700人(包含中加班60人),县内民校生计划750人。

微信截图_20240626200902.png

四、报名时间及方式

1.报名时间:

普通高中志愿在中考成绩发布后组织考生填报(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2.报名方式:

普通生共五个顺序志愿,考生可以在第一志愿到第五志愿里选择填报我校。考生也可以直接选择报考我校民校生志愿或者选择普通生志愿后再选择报考我校民校生志愿。

五、录取

1.录取的基本依据和必备条件

录取的基本依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及综合素质评价结果。

录取的必备条件:参加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生物、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生物实验操作技能、劳动教育、美育等科目考试(或考查)并获得等级(符合相应条件,准予体育与健康、实验操作技能科目免考的除外);其中,劳动教育、美育均为 B 等及以上等级,信息技术为 C 等及以上等级,生物实验操作技能达到合格等级。有一科及以上科目缺考的,不具备普通高中录取资格。

2.学科组合划分及置换规则

将考生的学业水平考试等级和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分为三个组合。第一组合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与健康和综合素质评价;第二组合科目为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第三组合科目为道德与法治、生物、信息技术、生物实验操作技能、劳动教育、美育。 

组合内置换规则:第一组合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等级可等值互换,体育与健康、综合素质评价两科可等值互换,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与体育与健康、综合素质评价不可等值互换;第二组合物理、化学、地理、历史四科等级可等值互换;第三组合道德与法治、生物两科等级可等值互换。

3.录取方式

普通生录取

采取综合录取方式。坚持录取计划与尊重考生志愿相统一的原则,将达到普通生招生录取标准的考生分成两部分,分别设置每部分录取标准。每一部分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再录取第二志愿考生,再录取第三志愿考生,再录取第四志愿考生,最后录取第五志愿考生,如果达到录取标准的第一志愿考生多于计划数,则录满计划数为止;如果达到录取标准的第一志愿考生少于计划数,不足部分,从第二志愿中录取;如果第二志愿录取人数仍不足,从第三志愿中录取;如果第三志愿录取人数仍不足,从第四志愿中录取;如果第四志愿录取人数仍不足,从第五志愿中录取;如果第五志愿录取人数仍不足,从被调剂的考生中录取。

民校生录取

坚持录取计划与尊重考生志愿相统一的原则。录取分两个批次:第一批次录取“放弃普通生志愿仅报考我校民校生志愿”的考生;如果第一批次录取未完成民校生计划,则进行第二批次录取,第二批次录取“兼报普通生志愿和我校民校生志愿且未被普通生志愿录取”的考生和第一批次录取时未达到录取底线的考生。

(1)等级提升

对于“放弃普通生志愿仅报考我校民校生志愿”的考生,将语数英中等级最低的一科提高一个等级后参与民校生录取,若第一组合所有学科均为A+等级,则不再提高(民校生录取过程中均以此提升后的等级为录取依据)。

(2)第一批次录取

第一批次先录取放弃普通生志愿仅报考我校民校生志愿的考生。本批次录取先对考生进行等级提升,然后设置录取底线,底线标准为昌乐县普通生招生录取标准线下十个等级组合,低于录取底线本批次不录取。录取时,如果达到或超过录取底线的人数超过我校民校生计划,则在计划范围择优录取,额满为止,不再进行第二批次录取;如果达到或超过录取底线的人数不足我校民校生计划,则先录取达到或超过录取底线的考生,未达到录取底线的考生参与第二批次录取。

(3)第二批次录取

第一批次录取没有完成计划则进行第二批次录取,录取时将第一批次录取时未达到录取底线的考生在等级提升后和“兼报普通生志愿和我校民校生志愿且未被普通生志愿录取”的考生合并,然后在计划范围内择优录取,额满为止。

4.特殊考生政策

特殊考生类别、照顾录取办法严格按国家、省、市、县有关规定执行。

六、选课走班办法

学校开设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理性选课。学校开全20种选课组合,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制定了能够满足学生选课需求且符合学校实际的选课走班方案。根据学生选课组合情况进行行政班分班,按照学科进行教学班走班,实现学生选课和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机结合。

七、收费标准

普通生学费:800元/生/学期,住宿费:910元/人/学期;

民校生学费:14900元/生/学期,住宿费:910元/人/学期。

学费和住宿费均按学期收取。

八、提高认识,严格组织招生过程

1.加强领导。我校严格落实上级有关部门精神及省、市、县招生工作的相关要求,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协调招生的日常工作,确保学校招生工作顺利进行。

2.实行阳光招生。切实落实公示和申诉制度,加强和完善社区代表(学生家长)参与监督制度,主动接受家长和社会监督。将招生简章在学校网站公布。

3.规范招生行为,严肃招生纪律,实行责任追究。学校招生严格按照市教育局、县教体局的部署和规定程序进行。对在工作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个人,将依照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确保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

 九、监督机制

我校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接收纪律检查部门、考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昌乐二中:0536-6295777;

昌乐县教育和体育局:0536-6239191

投诉邮箱:sdclez@126.com

十、请随时关注山东省昌乐二中网站和微信号公众号,了解学校发展更多信息。

学校网址:http://www.sdclez.cn/

招生办咨询电话:0536-6295778   0536-6295779

中加班咨询电话:13853626508(石老师)

               

               

山东省昌乐二中

2024年6月26日